首页 > 新闻详情

处理会计核算的点子

来源:宿迁市恒企会计培训

时间: 2017/7/21 15:20:18

如何把两套账合成一套帐?所谓两套账,多是隐匿部分收入不在报税务的账上体现,却另外登记一本账给老板看。两套账的存在一方面少计了收入、银行存款,另一方面未做存货转出,虚增了存货。两账合一,一是要从老板个人账户转款到公司账户,同时确认收入、增值税,另一是要做存货出库,转入主营业务成本。

1

会计分录做错了,怎么改正?如果当月发现,把分录直接改过来就行,只当错误不存在。如果跨月了才发现,在错误分录不影响会计报表时,可以在财务软件中反结账,把分录直接改过来,仍当错误不存在;要是错误分录会影响到报表,这就必须做调整分录。正确做法是,先用红字做一遍原分录,然后做正确的分录。

2

企业给员工代扣个税怎么做分录?借:应付职工薪酬,贷:银行存款,贷:应交税费-个税?实际缴纳个税时,现金流量表中需要填列为“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而不是“支付的税费”。原因在于个税并非企业自身的税费,它是工资的一部分。个人认为代扣个税时分录记成“其他应付款-个税”更合理。

3

确认收入时建议尽量通过“应收账款”中转。有的会计为了图省事,现销时直接做分录为“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省事了未必就是明智的,不妨多走一步,借: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账款。个中的好处在于:①未来对账方便;②可借助软件里的应收模块归拢客户数据。

4

发工资为何要通过中转科目“应付职工薪酬”呢?有个说法是,工资先计提,后发放,计提了就成了负债,为区别于其他负债,因此单设了这一科目。那直接发放工资,总该可做分录为“借:管理费用-薪酬(销售费用、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贷:现金”吧,为什么不这样简化呢?原因是简化后统计薪酬会不方便。

5

材料领用时,库存数与账面数出现的“正常”误差该怎么处理呢?譬如,以重量、长度作为计量标准的存货,多次领用后出现计数误差是必然的。从实质看,此时盘点若出现盘盈或盘亏对应的是多计或少计的生产成本。如果强调实质的话,此类差异做账调整时不宜记入“管理费用”,而应该增计或减计“生产成本”。

6

会计凭证的摘要怎么写才算规范呢?总结三点吧。一,格式统一,摘要应为完整的主谓宾句式,说清楚部门、经办人、经办事项,如“财务部李四借差旅费”;二,简洁明了,以发电报的精炼把意思表达完整,每条摘要力争控制在15字以内;三,一事一记,对于多借多贷的分录应分别撰写摘要,不能一条摘要管到底。

7

销售折扣、现金折扣、销售折让有何差别?先说销售折扣,100元的商品95元卖出,做账时直接按95元处理,不体现5元的折扣。现金折扣指商品卖出后,想让客户快还钱,少收5元,这5元相当于应收账款贴现的代价,记作财务费用,但发票按100元开。销售折让是因商品有瑕而豁免部分货款,视同销售减少处理。

8

记账凭证一般须附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既包括外部取得的票据、文书,也包括内部自制的签批单、流转单,原始凭证的作用在于对记账凭证记录的经济事项予以佐证。世事无,有两种情况可例外:①结账的记账凭证,包括成本、费用、收入的结转;②更正错误的原始凭证,建议在凭证摘要中对错误事项予以说明。

9

会计什么情况下确认收入呢?需要同时满足四点:商品或服务已交付,风险已转移,货款能回收,收入成本可计量。会计的依据很严谨,对企业有利。但税务不这么看,税务确认收入有五个标准:收钱、开票、发货、进度、合同,取其中一点即可。在纳税时点,税务看哪个标准确认的金额大,就认可它做计税依据了。

10

企业向个人或机构拆借资金,无论有无合同,会计做账时不能记在短期借款科目。短期借款一般只核算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一年期以下的借款。企业向个人或机构拆借资金需记在其他应付款科目,支付的借款利息,在取得税务代开的“资金使用费”发票后可以所得税前扣除,扣除额不得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息部分。

11

后进先出法为什么会被取消呢?主要是基于现在的经济常态是通货膨胀。通胀下,存货在不断增值。越早采购的存货,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偏差越大。后进先出的结果是,利润表里成本更贴近实际,利润更公允,但资产负债表里存货被低估。后进先出对企业而言,如同藏锋,利润低了,税少了,一部分价值藏于账外。

处理会计核算的点子 24小时咨询热线:400-0062-360 QQ:2695094516

张家港会计培训http://zjghqpx.soxsok.com/  手机网址http://m.soxsok.com/zjghqpx/

优先领取试听课
版权所有:搜学搜课(wwww.soxsok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