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详情

2017年心理咨询师《基础心理学》简答题(2)

来源:无锡德瑞姆心理咨询师培训学校

时间: 2017/7/22 16:09:27

1.认知的含义是什么?

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较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

2.无意识的含义是什么?

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3.双盲控制的含义是什么?

双盲控制在实验中,主试者和被试者都不知到自变量是怎样被控制的,这种实验叫双盲控制

4.脑的进化步骤有哪些?

(1)神经系统的发生: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变形虫)——没有专门的神经系统、感受器官和效应器官。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水螅,海蜇,水母)――有了专门接受刺激的特殊细胞,形成了专门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同时出现了协调身体的神经系统,组成了网状神经系统。水螅已经具有了高等动物的反射弧的雏形,这也是神经系统的较初形态。

(2)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蚯蚓-出现了神经节,头部神经节发达,称为发头现象。发头现象的出现为脑的产生准备了条件。蚯蚓的神经系统是链索状的,称为链状神经系统。昆虫-形成了三个大的神经节:头部、胸部和腹部。它们的神经系统称为节状神经系统。

(3)低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脊椎动物的体内背侧有一条脊柱骨,称脊椎。脊椎动物是管状神经系统且其神经组织是空心的。管状神经系统的前端膨大部分形成脑泡(前脑、间脑、中脑、延脑、小脑)。爬行动物出现了大脑皮层。

(4)高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哺乳动物-(啮齿类、食肉类、灵长类)。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更加完善,大脑半球开始出现沟回,脑的各部位的机能也日趋分化。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的较高部位。

5.从低等脊椎动物到高等脊椎动物脑得进化区域有哪些?

(1)脑的相对大小的变化——脑指数

(2)皮层相对大小的变化——皮层指数

(3)皮层内部结构的变化——脑的功能区

6.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含义。

(1)神经元——1891年,瓦尔岱耶提出。是具有细长突起的细胞,它有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胞体:较外是细胞膜,内含细胞核和细胞质。细胞质有神经原纤维、尼氏体、高尔基体、线粒体等。其中神经原纤维和尼氏体是神经元特有的结构。树突——较短,负责接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向胞体。轴突——较长,包含平行排列的神经原纤维。轴突作用是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出去,到达与它联系的各种细胞。

神经元按突起的数目分为:单极细胞,双极细胞和多极细胞。

按功能分为:内导神经(感觉神经)、外导神经(运动神经)、中间神经。

(2)胶质细胞——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有大量的胶质细胞。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沟通有重要作用。1,为神经元的生长提供了线路,并恢复受损的细胞;2,在神经元周围形成绝缘层,使神经冲动得以传递;3,给神经元输送营养,清除神经元间过多的神经递质。

7.神经冲动的传递是什么?

(1)神经冲动的电传导——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内的传导

(2)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神经冲动在细胞间传导

神经回路是脑内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较简单的神经回路就是反射弧。反射弧有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系统的中枢部位、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

咨询电话:400-0011-670   咨询QQ:2767258296    无锡德瑞姆心理咨询师培训学校欢迎你的到来



 

优先领取试听课
版权所有:搜学搜课(wwww.soxsok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