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跨年发票分为哪几种情况 相关账务处理如何做

跨年发票分为哪几种情况 相关账务处理如何做

来源:天华会计教练

时间:2020/7/20 11:36:01

跨年发票分为哪几种情况 相关账务处理如何做

跨年发票及报销一直是困扰财务人员的难题,大家一定要特别注意!今天我们就带大家一起来看一看究竟遇到跨年发票及报销问题该如何处理。


跨年发票如何处理:

▲第 一种情况:上年度发生的成本、费用,在上年度已经开具了发票,由于某些原因而拖延至次年才收到发票。

应在年终结账时,在无附件的情况下,按照发票金额确认成本、费用。取得发票后,将相应发票作为附件补充至原记账凭证,并在收到发票当期确认进项税(可抵扣的专用发票)。

在次年汇算清缴前取得相应发票的:可以在当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扣除。

在次年汇算清缴前未取得相应发票的:在当年的汇算清缴时,应进行纳税调整,在收到发票的年度再去进行追补(当然不能超过5年)。

▲第二种情况:上年度发生的成本、费用,由于种种原因到次年才取得对方开具的发票,发票的项目栏填写的仍是上年发生的费用。

在年终结账时,应按预计金额确认相应的成本、费用。在收到发票后,根据实际发生金额,对原预计金额进行调整。如果取得的发票与预计金额存在差额,取得发票的时点发生在出具财务报告前,应调整当年的账务和财务报表,取得发票的时点如发生在财务报告后,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进行差错更正,但是进项税应计入取得发票的当期。

税前扣除的情况与第 一种情况的处理方式一致。

▲第三种情况:是上年度发生的成本、费用,到次年才取得对方开具的发票,但发票的项目栏只填写相关的费用内容,并没有注明费用的所属期,很容易混淆为次年的费用。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操作空间就比较大了。既可以按照第二种情况进行处理,也可以视为次年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账务和税务处理。为安全起见应选择按照第二种情况进行处理,视同开票当期的成本、费用处理更为简便。

▲第四种情况:上年采购的资产,到次年才取得对方开具的发票,该资产并没有在本年消耗。

对于存货:即使收到发票也并不意味着马上可以税前扣除,因为存货必须要经过入库、领用、生产、销售等环节后,结转成本才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此处要和增值税进项抵扣区分好)。一般来说发票都会在实现税前扣除前取得,也没有什么纳税调整。但如遇特殊情况,存货已经实现销售,相应发票在实现销售年度的汇算清缴前仍未取得,则应进行纳税调整。在取得发票后,在进行追补。

对于固定资产:根据《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第五条的规定,企业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由于工程款项尚未结清未取得全额发票的,可暂按合同规定的金额计入固定资产计税基础计提折旧,待发票取得后进行调整。但该项调整应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12个月内进行。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在企业未收到发票时,对固定资产应进行暂估入账后并进行折旧,然后按照国税函(2010)79号进行税前扣除。

相关政策:

《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规定的公告》(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34号)第六条规定:企业当年实际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及时取得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企业在预缴季度所得税时,可暂按账面发生金额进行核算;但在汇算清缴时,应补充提供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

《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第六条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对企业发现以前年度实际发生的、按照税法规定应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而未扣除或者少扣除的支出,企业做出专项申报及说明后,准予追补至发生年度计算扣除,但追补确认期限不得超过5年。

  • 上一篇:高新企业现场核查 查什么
  • 下一篇:处置工业危险废料的企业如何适用增值税税率
  • 相关推荐 更多>

    营业外收入当年未转入次年怎样处理

    存货转为固定资产出售怎么记账

    预提费用长期挂账怎么处理

    发票认证后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增资扩股会计分录如何做

    收到存款利息与支付利息会计处理

    预约体验课

    版权所有:搜学搜课(www.soxsok.com)

  • 在线咨询
  • 电话咨询
  • 预约试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