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详情

福州长乐区值得推荐的全日制高考复读学校

来源:福州学大教育时间:2024/6/26 16:24:16

  福州长乐区值得推荐的全日制高考复读学校,小编推荐学大教育。学大教育专注于高个性化一对一辅导课程、小班组辅导课程、初三全日制、高三全日制、中高考全日制集训、艺考生文化课集训、中高考复读学校、中职学校、高职教育等,总部坐落于北京朝阳,自2001年创立至今,历经20多年的发展,已在全国100多所城市,设有近200所学习中心。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别再费劲抄笔记了,直接打印!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高中历史的知识体系是错综复杂的,很多客观性的知识只要记住就可以拿分,对于客观性知识点一定要熟背知识点,灵活的将知识点运用到题目中。本文将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总结汇编,建议大家直接收藏打印!

  高中历史必修一:

  1、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2、清朝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标志着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顶峰。

  3、1856年天京事变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

  4、1861年衙门的建立标志着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5、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6、《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1905年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8、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标志着辛亥革命果实被窃取。

  9、1924年国民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形成。

  10、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着次国内革命战争(大革命)的失败。

  11、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2、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军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也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的爆发。

  13、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14、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15、新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16、“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标志着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1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外交的成熟。

  18、1976年10月江清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标志着文化大革的命结束。

  19、1979年元旦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和讲话标志着祖国大陆对台湾政策的重大发展。

  20、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了许多新规定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健全和发展。

  21、1997年7月1日香港的回归标志着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耻辱,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在完成祖国统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标志着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

  22、《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23、《民法大全》的编纂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较终完成。

  24、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25、《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6、1787年美国宪法的通过标志着美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27、17颁布《人权宣言》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基本实现了争取经济自由、政治平等目标。

  28、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运动标志着欧洲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9、1848年《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0、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标志着无产阶级次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31、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32、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33、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较终形成。

  34、1955年日本人均国民收入超过了战前水平标志着战后经济恢复的大体完成。

  35、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

  高中历史必修二:

  1、1895年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2、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标志着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

  3、1956年底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上海浦东的开放是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5、19世纪80年代初清修筑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铁路的诞生。

  6、1909年冯如制成架飞机标志着航空事业的开始。

  7、1905年《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电影事业的起步。

  8、新航路的开辟标志着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步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9、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舰队”标志着英国开始建立海上霸权。

  10、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较终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较终形成。

  11、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较终封建生产方式。

  12、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着苏俄开始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

  13、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确立,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14、1991年12月21日《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标志着苏联的完全解体。

  15、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标志着美国控制了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16、1993年11月《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标志着欧共体12国结成欧洲经济政治联盟。

  17、1999年1月欧元成功启动标志着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正式建成。

  18、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运转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世界经济各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

  高中历史必修三:

  1、 圆周率的度曾标志着一个的数学水平。

  2、 《诗经》是成熟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

  3、1894年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

  4、1898年9月21日的戊戌政变标志着戊戌变法的失败。

  5、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6、思想成熟的标志:《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7、理论成熟的标志:1992年南方谈话。

  8、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标志着宗教改革的开始。

  9、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开始的科学研究方法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10、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11、量子力学标志着人类对客观规律是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

  12、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出版标志着生物进化论诞生。

  13、1895年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公映其拍摄的影片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14、1929年英国伦敦播送了电视节目,标志着电视艺术的诞生。

  高考历史必背大题:

  专制主义的发展历程

  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

  1.战国时期初步形成

  法家代表韩非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主张。新兴地主阶级从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

  2.秦朝正式建立

  秦始皇统一后,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3.西汉巩固

  汉景帝、汉武帝解决了王国分权割据的问题。汉武帝又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找到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从此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定型并得以巩固。

  4.隋唐完善

  实行三省六部制,克服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实行科举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5.北宋加强

  北宋初年,大力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藩镇割据和武将争权的问题,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6.元朝新发展

  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

  7.明清达到顶峰

  明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还设立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清朝沿用明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

  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是由古代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其核心是政权的结构关系及其运作方式,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斗争的产物。它的确立和变更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经济利益服务的,是与的社会性质和发展相适应的。

  1.王位世袭制: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破坏了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禅让惯例,自己继承父亲的职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出现"天下为家"的局面。

  2.分封制:

  西周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并将封地和对周王的义务密切联系,从而维系和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3.军功授爵:

  战国商鞅变法规定按军功的大小进行授爵和赐给田宅,废除了奴隶主享受爵禄的特权,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建立。

  4.皇帝制:

  秦统一六国后,确立皇帝至高无上原则,嬴政规定封建的较高统治者是皇帝,政治、经济、军事一切大权都集中在皇帝手里,政事无论大小较后全由皇帝裁决,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5.士族制度:

  魏晋以来,地主阶级中形成了以门第高低为标准的选拔官吏的"做官看门第,通婚分士庶"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形成于魏晋,东晋时充分发展,南朝末年走向衰落,隋唐时消亡。

  6.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隋朝采用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继续沿用并使之完备。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相互牵制,有利于提高封建工作效率。科举制的实行,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也使士族制度逐渐消亡。

  7.行省制:

  元朝为有效地管辖辽阔的国土,加强封建统治,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成为地方较高一级行政机构,可以在中央统一政令的基础上独立处理省内事务。这一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8.八股取士:

  明朝沿用科举制度选拔官吏。明规定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的答卷不允许有个人的见解;文体死板地分为八个部分。八股取士鼓励只知埋头读书,不讲究实际学问的人,旨在为皇帝培养忠顺的奴仆。

  古代的改革

  古代历无数次革新与变法实践表明,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1.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

  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使齐国强盛,齐桓公确立霸业。公元56年,秦国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废除特权,奖励耕战;建立县制。秦国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实力增强,为秦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2.北魏孝文帝改革:

  公元485年颁布均田令,实行汉化政策。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

  3.王安石变法:

  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兴修水利,发展了农业,的收入也增加了一些,军事力量也有所增强。但是新法触犯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而失败。

  历代疆域的变迁

  疆域变迁的历史是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疆域的变化也从一个重要的方面反映了历史的进程。因此了解历代疆域变迁的历史,能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祖先的光辉业绩。

  1.商朝:

  东到大海,西到陕西西部,东北到辽宁,南到长江流域。

  2.秦朝:

  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南到南海。

  3.唐朝:

  东到大海,西到咸海,东北到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到南海。

  4.元朝:

  北至阴山以北,南至南海诸岛,东北到今库页岛,西北达新疆、中亚地区。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的范围之内。

  5.清朝:

  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的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亚洲较大的。

  纵观历史,统一的疆域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其形成过程中,汉族作出了主要的贡献,而少数民族为统一疆域的形成也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历代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统一疆域的形成。历代统治者顺应历史潮流的政策,巩固了的疆域。封建社会的后期,落后腐败导致了大块国土的沦丧。

  古代经济发展的原因

  发展经济繁荣社会,这是从古至今历史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在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虽不尽相同,但我们探析古代经济发展的共性因素,对今天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古代经济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

  历代统治者制定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土地政策、赋税政策,或者一定时期对统治政策进行调整的变法、改革。

  2.科技:

  劳动人民改进工具,提高生产技术;兴修水利,免除水旱灾害;推广优良品种;历代总结生产经验的著作可以指导人们直接把先进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3.人民群众辛勤劳动:

  各族人民互相融合,共同劳动,相互学习,提高生产技术。

  以上就是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的问题,相信大家已经了解了,较后再说一下,孩子的学习就跟我们的工作一样,都需要科学的方法和专业的指导,做学习规划和指导是宜早不宜晚。

优先领取试听课
新闻资讯更多新闻
版权所有:搜学搜课(wwww.soxsok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