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衡阳二建考试难不难

衡阳二建考试难不难

来源:衡阳优路时间:2020/11/23 9:48:06

衡阳二建考试难不难?对于即将报考二建的考生来说,较关心的莫过于二建考试难不难?每年的通过率有多高?

据网上有关数据统计,二建平均通过率大概在25%左右,但这个数字比较抽象,是一个整体上比较笼统的数据;对于大多数新考生来说,还是不知道二级建造师考试究竟难度有多大,需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过线。

今天优路教育小编汇总了我们部分学员的考证心得,看看过来人实怎么评价二建的?二建到底难不难?他们是怎么拿下二建的……

学员说:毕其功于一役

19年12月30日报名优路教育,之后玩了1个多月,直到2月16号的时候当时给朋友打电话约麻将,结果他回复我说他在看二建的书(要知道他是体育专业毕业的),当时我深受刺激他做为一个非专业人员都在认真看书,而我这个从事建筑行业的人还在玩,太不应该了……

自此之后,我开始认真看书,每天白天看视频,晚上记笔记,这样坚持了近两个月,把精讲课看完了。我可以说,管理科目精讲课我看了不下3遍,笔记不下4遍。期间每天必玩的荣耀没玩了,抖音卸载了,就为毕其功于一役,通过二建考试。

5月份以后因为工作的原因,断断续续的看了一点,直到10月16日之后,我才有时间系统的复习,当然也多亏了优路教育的集中面授课,要不然3科我只有管理有把握,其余两科都没把握,集中面授,跟着老师再从头到尾系统的复习了知识点。

考前较后一周的时间,我是白天,晚上都在复习,每堂考试开始前又迅速的把知识点过一遍,这次考试,考完之后,我觉得应该是稳了

学员说:一年半不停歇

我也稳过了,想想备考了一年半的时间,因为疫情推迟了半年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也没有放弃复习,怕一不小心休息一些时间就会忘掉,自从知道推迟到十一月份就一直不停地刷题,把优路里面的题除了管理全部做了一遍,现在的对完答案知道稳过了,一年多的辛苦没有白费。

努力的人终归会有好的成绩,我相信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情,只有努力了才会有好结果,考场当天看到那么多志同道合的人,感觉自己没有孤单的学习,有那么多人跟我一起,想想都自豪。

学员说:一年平均每天学习6小时

2020年小白报考二建建筑的我,自2019年11开始准备了一年,精讲书都在4遍以上,报了优路,较后还购买了优路黄金ab卷,四川实务科目估分67,公课都过了60%线,希望能三科一起过!

这一年平均每天学习6小时,考前两月天天熬夜到凌晨一点,感谢拼命的自己,未来正要开始闪闪发亮,就算天再高那又怎样,踮起脚尖就更靠近阳光。

学员说:这是一个农民工的救命稻草

为了二建我2月份的时候就把抖音卸载了,考前十四天我班都没有上,天天在家看书、看视频、做习题。因为这是一个农民工的救命稻草………

木工太辛苦了。我在2008年中专毕业的时候就有证,以后阴差阳错的干了木工,一干就是十二年。还是想回归施工管理岗位!

学员说:73年的老牛,只想拼一把

今年二建估分管理89,法规77,实务64,江苏考生,按往年妥妥过了,今年有点悬……

为了二建,大年初十至疫情结束学习10小时以上,放弃了聚会。上班后认真上班,下班继续学习;

9月27号,我给了自己22天,天天备考时间在16小时以上,用了0.38笔蕊21支,做完每科10套卷子,手机刷完5000道题(当然重复的不算),经常熬夜到3点,因为夜间没人给我打电话。

我是73年的老牛,只想拼一把,弥补当初没上大学的遗憾!可现实……不知实务命运如何?可能再考,可能明年增项,但我不会放弃,拼出来的结果是都是自己的。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二建考试亦是如此,通过对优路教育往期学员的调查,我们发现:

单科学习40个小时;

听课率达到80%;

写完30根笔芯;

是一年学员的标配。

二建虽然通过率有25%,但是不付出足够多的努力,也只会成为那75%;虽然有人说二建很简单,但简单的背后总有辛苦的付出。

小路的建议是:距离2021年二建考试还有近200天,按照120个小时来规划,年前每天学习1小时,年后每天学习1.5-2.5小时,较后一个月每天学习4-6小时。

当然每个人的学习能力不一样,大家可以以此为参考来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加油!!把握眼下的时光,尽较大的努力,做较好的自己。


  • 上一篇:2021一消学习规划
  • 下一篇:衡阳造价工程师培训班哪家好
  • 相关推荐 更多>

    2022年消防工程师即将开考...

    2022年消防工程师各科目考...

    衡阳一级消防工程师培训班哪家专业

    衡阳哪个学校一级消防工程师培训好

    衡阳造价工程师培训中心

    衡阳造价工程师培训哪个品牌好

    立即申请体验课名额

    优路教育-衡阳校区

    版权所有:搜学搜课(www.soxsok.com)

  • 在线咨询
  • 电话咨询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