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招生贴详情

信奥赛NOI究竟是什么

  信奥赛NOI究竟是什么?为了向那些在中学阶段学习的青少年普及计算机科学知识,为了给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提供动力和新的思路,为了给那些有才华的学生提供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也为通过竞赛和相关的活动培养和选拔计算机人才,和科协委托计算机学会举办了青少年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即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简称NOI)。自1984年至今,在包括香港、澳门组织竞赛活动。每年经各省选拔产生选手,由计算机学会在计算机普及较好的城市组织进行比赛。NOI期间,举办同步夏令营和NOI网上同步赛,给那些程序设计爱好者和高手提供机会。
  自1984年至2019年,已组织了36次竞赛活动。每年经各省选拔产生省队(其名是女选手),比如2018年北京队的名额13人,A类名额5个,需一个女生,B类名额8人。A类、B类、C类选手参加正式比赛,D类、E类选手将参加同步举办的夏令营。NOI将从正式选手中选出成绩0名,作为集训队,集训队队员将获得高校保送资格。
  竞赛宗旨
  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旨在向那些在中学阶段学习的青少年普及计算机科学知识;给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提供动力和新的思路;给那些有才华的学生提供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通过竞赛和相关的活动培养和选拔计算机人才。
  NOI系列活动包括: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OIP)、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冬令营(WC)和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队选拔(CTS)。进入队的选手将参加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OI)。亚洲与太平洋地区信息学奥林匹克(APIO)赛区由CCF承办。
  NOI
  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简称NOI)是包括港澳在内的省级代表队较高水平的大赛,由计算机学会在计算机普及较好的城市组织进行比赛。自1984年至2019年,已组织了36次竞赛活动。每年经各省选拔产生省队,A类、B类、C类选手参加正式比赛,D类、E类选手将参加同步举办的夏令营。[3]NOI将从正式选手中选出成绩0名,作为集训队,集训队队员将获得高校保送资格。
  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夏令营为NOI的扩大赛,自2019年开始举办。夏令营采取与正赛完全相同的赛制,包括时间、地点、题目与分数线。各省省队D类、E类选手参加夏令营,获奖选手不能获得奖状,但具有计算机学会颁发的成绩证明。
  NOI期间同步举办NOI网上同步赛,给那些没有进入省队的程序设计爱好者提供体验竞赛的机会。自1999年以来,已连续举办21次网络同步赛。自2019年起,NOI网上同步赛提供成绩证明。2022年,由于疫情原因,NOI2022网上同步赛暂停一年。
  NOIP
  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 in Provinces,简称NOIP)自1995至2018年已举办24次。每年由计算机学会统一组织。NOIP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以各省市为单位由特派员组织。统纲、统一试卷。初、高中或其他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可报名参加联赛。联赛分初赛和复赛两个阶段。初赛考察通用和实用的计算机普及科学知识,以笔试为主。复赛为程序设计,须在计算机上调试完成。参加初赛者须达到一定分数线(分数线按所在省市的分数分布及复赛考点承办能力而定)后才有资格参加复赛。联赛分普及组和提高组两个组别,难度不同,分别面向和高中阶段的学生。
  根据我国门的有关规定,2010年及之前入学的高中参赛学生获得省级赛区一等奖可获得保送资格;2011年起,只有参加NOI并进入集训队后才可取得保送资格。
  2019年8月16日晚间,计算机学会在其发布消息称,由于某种原因,由CCF主办的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OIP(普及组及提高组)从2019年起暂停。
  冬令营
  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冬令营(Winter Camp,简称WC)自1995年起开始举办。每年在寒假期间开展为期一周的培训活动。冬令营共8天,包括授课、讲座、讨论、测试等。参加冬令营的营员分正式营员和非正式营员。获得NOI0名的选手和指导教师为正式营员,非正式营员限量自愿报名参加。在冬令营授课的是大学的经验丰富教授及已获得国际学生的指导教师。
  冬令营是队的第1轮选拔,从NOI所选出的集训队的50名中选出5名作为队候选队员。
  APIO
  亚洲与太平洋地区信息学奥林匹克(Asia Pacific Informatics Olympiad,简称APIO)于2007年创建,该竞赛为区域性的网上准同步赛,是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每年一次的国际性赛事,旨在给青少年提供更多的赛事机会,推动亚太地区的信息学奥林匹克的发展。APIO每年5月举行,由不同的轮流主办。每个参赛团参赛选手上限为100名,其中成绩排在名的选手作为代表该参赛团的正式选手统计成绩。APIO赛区由计算机学会组织参赛,获奖比例将参照IOI。
  CTS
  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队选拔(简称CTS)。2018年及以前称作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队选拔赛(简称CTSC)。2019年起,更名为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队选拔(简称CTS)。15名队候选队队员将作为正式选手参加选拔活动。选拔科目包括NOI成绩、冬令营成绩、论文和答辩、平时作业、CTS成绩、口试,上述项目加权产生较后成绩,获得名的优胜者将代表参加国际竞赛。
  同步举办信息学奥林匹克赛,与CTS在同一时间、地点举办,采用与CTS相同的试题。由部分的非候选队选手参加。
  IOI
  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nter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简称IOI)。由计算机学会组织代表队,代表参加每年一次的IOI。是IOI创始国之一。IOI2000由主办,CCF承办。出国参赛得到科协和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
  自19至2023年,我国已连续参加31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共有125名选手参加了IOI,累计获100块、银牌27块,铜牌12块。这些选手不仅在国际大赛中有好的表现,而且在现代的信息上也大展才华。已成为世界公认的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强国,参赛选手、领队、教练曾受到、李鹏、李岚清等党和人及科学家的亲切接见和赞扬。
  CSP-J/S
  CCF非专业级软件能力认证(Certified Software Professional Junior/Senior,简称CSP-J/S)创办于2019年,是由CCF统一组织的评价计算机非专业人士算法和编程能力的活动。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以各省市为单位由CCF授权的省认证组织单位和总负责人组织。统纲、统一认证题目,任何人均可报名参加。CSP-J/S分两个级别进行,分别为CSP-J(入门级,Junior)和CSP-S(提,Senior),两个级别难度不同,均涉及算法和编程。CSP-J/S分第1轮和第二轮两个阶段。第1轮考察通用和实用的计算机科学知识,以笔试为主,部分省市以机试方式认证。第二轮为程序设计,须在计算机上调试完成。第1轮认证成绩优异者进入第二轮认证,第二轮认证结束后,CCF将根据CSP-J/S各组的认证成绩和给定的分数线,颁发认证证书。CSP-J/S成绩优异者,可参加NOI省级选拔,省级选拔成绩优异者可参加NOI。

优先领取试听课
版权所有:搜学搜课(wwww.soxsok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