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详情

激发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

来源:宿州童程在线少儿编程培训

时间: 2020/8/11 17:55:31

激发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

人并不像某些刻板印象所说的「缺乏创新力」,虽然我们要过高考的独木桥导致了教育体系向来都是填鸭式教育、不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创新其实是很容易得到提升的。怎么教孩子呢?

我们先从一只大象说起。

一只大象被细绳拴住

大象日常生活只是在象笼里吃吃东西,玩玩自己的鼻子,然而拴着它的只是一根细细的链条。 你有没有想过,大象有那么大力气,为何不挣脱链条走开呢?

因为,当它是还是头小象的时候,驯象人将铁链拴在它的鼻子上,一拽就会疼。小象一旦尝试挣脱,就会疼痛难耐。一次、两次、三次……多次之后,小象认为,自己不可能挣脱。

后来,驯象人将铁链换了个地方,拴在小象的腿上。小象慢慢长成大象,只要它一迈步就能把铁链拨起来,但它没有这么做。因为小时候的训练禁锢了它的思维。

这个故事说的就是思维定势。在环境不变的情况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妨碍人们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势会束缚创造性思维。

如何打破思维定式呢?我们有没有创新的思维策略呢?能否训练我们的孩子呢?答案是肯定的。

一个模型破除思维枷锁

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创造性思维策略模型,叫做 SCAMPER。这其实是由英文中的七个单词或短语的首字母构成,下面我们一条一条来看,一起来做思维训练。

S:替换(Substitute)

有时候创新就是取代掉原先用的材料或者是物品。比如用纸代替布料,发明了面巾纸,还有联想推出的碳素钢系列笔记本电脑,不用铝板材和合金板材,而是用碳素钢,轻便了很多,坚固性也没有损失。只是换了一个材料而已,又轻又坚固,这是不是创新很简单的一个表现?

C:综合(Combine)

哪些功能可以和原有功能整合?如何整合与使用?很多时候,将不相干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创新。例如奶茶,相传17世纪初期,广州官吏首创以加了牛奶的茶招待荷兰使节,这种独特的喝法旋即被带回荷兰;1680年,约克公爵夫人又将时髦的荷兰式饮茶——在茶中加鲜奶、砂糖引进英国,一时蔚为风潮,尤其受到妇女们的喜爱。其实奶茶就是通过几种产品整合而成的产物。

A:改良(Adapt)

曾经听过一个这样的故事。话说一家牙膏公司,发展缓慢,销售业绩总也提升不上去。老板着急啊,就贴出告示:谁若能想到提升业绩的方法,必有重赏。众人看到后分分跃跃欲试,但都无果而告终。,一年轻人走到老板办公室。说,“我有一个办法,可以提升牙膏的销量。”老板说,“说来听听”。年轻人讲:“只需要把牙膏的口加宽2毫米”。老板听后大喜,随试用此法,果见奇效,业绩随之便提升上来。后年轻人不仅得到重赏还得到了老板的重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很微小的创新也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优先领取试听课
版权所有:搜学搜课(wwww.soxsok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