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详情

“人工智能+医疗”,不是噱头,而是未来

来源:杭州西线学院

时间: 2017/10/26 11:46:36

在这个时代,学习和思考已经不是人类的特权,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能够拥有人类已有的能力已经成为可能。

在医疗领域,IBM Watson 可以在17秒内阅读3469本医学专着、24.8万篇论文,69种治疗方案、61540次试验数据、10.6万份临床报告。通过海量汲取医学知识,包括300多份医学期刊、200多种教科书及近1000万页文字,IBM 

Watson在短时间内可以迅为肿瘤,拥有更强大脑的癌症。在印度,Watson医生为一名已经无药可救的癌症晚期患者找到了诊断方案;在日本,Watson医生只花了10分钟就确诊了一例罕见白血病,近期,Watson医生来到,仅用10秒就开出了癌症处方。Watson医生的出现,在引发舆论热潮的同时,再次把AI+医疗推向了高潮。

随着科技巨头陆续开放人工智能平台,据报告称,美国,英国和将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主力军。美国和在人工智能细分领域申请专利数量分布大体相似,其中,机器人、神经网络、语音识别及图像识别占主导地位,也就意味着,人工智能+医疗有非常大的潜在市场。

医疗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有其自身体系的独特性与封闭性,随着医改进程的不断加快,医药行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各路资本的不断涌入,中医“望闻问切”的时代早已远去,今天的医疗技术更加追求缜密、严谨、细致,这恰好是人工智能技术所擅长的,人工智能的加入医疗卫生行业正式进入新常态——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新时期。

“人工智能+医疗”,不是噱头,而是未来!总体来说,人工智能+医疗未来主要应用几个方面:洞辅助诊疗,医学研究、医学影像与诊断、生活方式管理与监督、精神健康、护理、急救室与医院管理、药物挖掘、虚拟助理、可穿戴设备等等。在6月15日召开的“2017未来医疗科技大会暨人工智能前沿高峰论坛”上,将围绕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中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图像识别与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慢病管理等话题展开深层次的探讨,本届大邀请到了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北京大学医学院信息中心,卫生信息学会卫生信息学教育专业委员会雷建波副主委,碳云智能李英睿总裁,Airdoc创始人兼CEO张大磊等业界共享盛会。

目前,人工智能+医疗产业处于起步阶段。2016年是人工智能元年,也是我国人工智能元年。2016年6月,发改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制定了《“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18年,将打造出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创新平台,并基本建立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创新服务体系等;在重点领域或将培育若干持平的人工智能骨干企业,初步建成基础坚实,创新活跃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相信在不远未来,随着科技巨头在人工智能+医疗的基础层和技术层布局逐步完善,也能顺势而为,在人工智能+医疗领域拥有一席之地。

杭州西线学院 http://sizacollegehz.soxsok.com

杭州西线学院 http://m.soxsok.com/sizacollegehz

优先领取试听课
版权所有:搜学搜课(wwww.soxsok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