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详情

话到嘴边效应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咨询师培训

时间: 2016/5/10 11:06:00

话到嘴边效应(Tip-of-the-Tongue Effect)是 一种长时记忆提取现象。这种现象的典型表现是,当你在晚会上碰到一个十几年前的老同学,当年同学时的情境历历在目,你脱口就要喊出他的名字,可是就是想不起来他叫什么了。这时,如果有人为你提供一丝线索,比如他的姓,你马上就能想起他的全名,这就是长时记忆的部分提取。


   R.布朗和D.麦克内尔曾在实验室里研究过话到嘴边(TOT)效应,并人为地制造了TOT状态。他们给被试呈现一些不常见的英文单词的词义解释,让被试试图说出符合这些词义解释的单词来比如,给被试呈现:一个航海用的测量太阳、月亮和星星的高度角的仪器,要求被试回答“六分仪”。布朗和麦克内尔共选出了200多个类似的可造成TOT状态的单词。当被试产生TOT状态时,他们会想起许多其他单词。这些单词多半是和正确的单词读音相似的。例如,要求回答的单词是sextant,被试想起了secant;要求回答sampan时,被试想起的却是saipan。有时候,被试也会想起与正确的单词意义相近的单词,或者与正确单词发音和意义都相近的单词。被试知道这些已想到的单词不对,但他们觉得这些单词和正确的单词很相似,可以帮助他们想起正确的单词。


   TOT状态产生时,被试经常想到的一些问题是:这个单词有多少音节?它的个字母是什么?还有什么单词和它声音相似?有什么单词和它意义相近?被试的这些问题以及TOT实验的结果都证明,关于单词的发音和意义的部分信息可以先于整体信息提取出来。


   TOT状态的产生和长时记忆信息的组织有什么关系呢?布朗和麦克内尔认为,每个信息单位都在长时记忆中占有一个位置,一个单词在长时记忆的贮存点上既含有它的发音,也含有它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于发音或词义把单词从长时记忆提取出来。例如,我们可以给被试“伞”这个单词,让他说出词义,也可以给他“遮雨工具”这个词义,让他说出单词来。和每个单词一起贮存在长时记忆中的还有它与其他有关单词的关联,因此,当给被试某个特殊的词义时,他可以想起那个恰当的单词,也可以想起在意义上或发音上相似的单词。他们设置长时记忆中有一整套彼此相互联系的贮存位置,每个位置上贮存着和一个单词或一个事件有关的信息。TOT状态说明个体从大脑中特定贮存位置提取信息时遇到了障碍。


   人的一生中,那么多互相关联的信息贮存在大脑中,为什么有的信息提取容易,有的信息提取就比较困难呢?为了研究这个问题,J.L.弗里德曼和E.F.劳夫特斯在实验中给被试提出了类似下列的任务:(1)说出一个美国的州的名称,它的个字母是M;(2)说出一个州的名称,它的位置在美国的东北方;(3)说出一种水果的名称,它的颜色是红的;(4)说出一种黄色水果的名称;并记下被试的反应,这些任务都是让被试说出某类事物中的一个事物的名称。他们发现,当被试面对第三和第四两个任务时,对前者的反应时比对后者快。


   为了弄清这种现象的原因,弗里德曼和劳夫特斯又系统地比较了被试对两种不同的刺激条件的反应。一种刺激条件是先给出限制条件,然后再给出事物的类别,如先告诉被试某事物的名称的个字母是M,然后再告诉他该事物是一个州的州名;另一种刺激条件是先给出事物类别的名称,再给出限制条件,如先告诉被试在说出一个州的名称,再告诉他这个州名的个字母必须上M。他们测量了两种条件下被试的反应时,发现在种刺激条件下,被试的反应可以分为三步:步,从记忆中找到关于州的信息贮存的位置,也就是“进入”州的类别;第二步,从这个类别中提取适当的信息;第三步,作出反应。


   如果步所用的时间为t1,第二步所用的时间为t2,第三步所用的时间为K,那么对“M→州”作出正确反应所需的反应时间(RT1)应为


     RT1=t1+t2+K


   在第二种刺激条件下,由于先呈现的是类别,因此在从州到M这段呈现刺激的时间内,被试就可以完成上述步操作,进入州的贮存点,这样,总反应时就变成


    RT2=t2+K


   通过这两个反应时,可以计算出被试进入类别贮存位置的时间


   t1=RT1-RT2


   t1这个反应时差说明,被试在搜寻某个记忆信息时,是先找到它所属类别的位置,再从类别中提取具体信息的。TOT状态就是个体在找到信息所属类别的位置后,一时找不到类别中要回忆的信息的状态下获得的主观体验。

  上海学心理咨询师较好的学校http://shshifan.soxsok.com/

  咨询热线:4000336019 QQ:1136310401

优先领取试听课
版权所有:搜学搜课(wwww.soxsok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