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详情

噪声的心理效应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咨询师培训

时间: 2016/5/10 11:00:16

噪声的心理效应(Noise Psychological Effect)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噪声对工作效绩的影响;第二,噪声引起的烦恼。噪声对人类工作效绩的影响有听觉方面的,也有非听觉方面的。


一、噪声对工作效绩的影响


   有关噪声对工作效绩的研究大都是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布罗德伦特的实验证明,在噪声条件下(100分贝)的被试的操作要比安静时差。卡尔特研究了间歇操作对警觉任务的效应,其结果表明:在噪声条件下,被试反应较快,但感受性下降,错误增加。我国马谋超等人采用信号检验理论考察了噪声对语音再认活动的影响,结果如表1所示。在45-85分贝(A)范围内,随噪声强度的提高,被试对字表的再认能力降低。也有实验表明,长期噪声暴露对人体的瞬时记忆和注意力均有明显的危害。


   我们从有关的实验研究中可以概括出以下结论:(1)持续稳态噪声强度大于95分贝(A)时,可使操作水平降低;(2)间歇、非稳态、突发的噪声比强度相同的持续态噪声危害更大;(3)高频噪声(大于2000赫兹)对操作的干扰比低频噪声的干扰更大;(4)95分贝(A)以下的中等水平的噪声对人的操作,特别是有记忆过程参与 的作业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5)噪声往往不影响作业的速度而影响作业的质量,增加差错;(6)噪声的负效应往往出现在高难度的作业中,这些作业要求有高水平的知觉或信息处理过程参与,如长期的警觉作业;(7)噪声对简单、日常的作业操作影响不大,有时反而会有促进作用。


   应该指出,噪声对作业的影响,不仅与噪声和作业的性质有关,而且操作者本身的特点以及操作者对噪声的认知、态度等心理因素、个性特点也会对噪声效应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佩西沃尔的实验证明,操作者关于自己是否能控制噪声的认识对操作效绩的影响要比噪声频谱的分布的影响更大。


   噪声对工作效绩的不良效应有不同的解释。波尔顿认为:噪声的不良影响就像是对外部语言一样,原因在于掩蔽——噪声掩蔽了有磁的听觉线索,掩蔽了内部言语或内部思维状态。布罗特本德则从“过度觉醒来解释大多数噪声的不良效应”。至今,关于噪声对工作效绩的影响还没有得到为人们所公认的理论的解释。


二、噪声与烦恼


   噪声会引起人的烦恼,但是同样强度的噪声引起的烦恼往往随情境和对象的不同而不同。噪声烦恼的效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它们可分成听觉的和非听觉的两个方面的因素。


1、噪声烦恼的听觉因素。通常,强度较大、频率较高(大于1000赫兹)、持续时间较长、噪声源位置较不固定的噪声,容易使人产生烦恼。

2、噪声的非听觉因素。影响噪声烦恼的非听觉因素涉及面较广,它与人的主观认知状态、个性等心理因素有关。如果一种噪声是不可预计的,人们无法对它加以控制,或噪声对人体健康和安全有较大影响,噪声就容易引起人们烦恼。一个人如果习惯了乡村田园般的宁静生产,他就比习惯于嘈杂的城市生活的人更容易对城市环境噪声产生反感。

   有一个调查材料表明,那些在家听到送货车声音的人中,只有10%为噪声所扰;可那些听到邻居的动物发现的噪声的人中,感到困扰的约占40%。显然,人们认为动物发现的噪声比送货车更没有必要。这种效应也许可以说明为什么有婴儿的父母更容易容忍邻里婴儿的哭闹声。

   有关办公室噪声的一份调查的结果表明:在那些受到噪声干扰的人中,有43%的人认为来自交谈的噪声较烦人,而只有25%和19%的人认为烦人的噪声来自办公设施和电话。有趣的是交谈噪声引起的烦恼的不是它的强度而是它的谈话内容。

   关于噪声烦恼的研究许多是通过对城市的不同区域的环境噪声进行主观评价的方式进行的。这类调查往往用等级量表法来调查居民对自己周围环境不同时辰(白天、晚上、深夜)噪声的主观体验。这种调查不仅要了解居民对噪声的体验(如感到安静还是吵闹等),而且要对周围环境的噪声作实际测量,如噪声强度、噪声源类型的测量等。

上海学心理咨询师较好的学校 http://shshifan.soxsok.com/

  咨询热线:4000336019 QQ:1136310401

优先领取试听课
版权所有:搜学搜课(wwww.soxsok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