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详情

书法中的意境

来源:上海秦汉胡同国学书院

时间: 2022/1/7 16:54:30

  意境及其界说意境作为中国美学的概念,是艺术美的集中反映。中国艺术素以境界为上,认为“有境界则自成高格”。那么,意境是什么呢?它由两个要素组成:一是意;二是境。意是情思的概括,境是形象的概括。“意”与“境”合言,即是精神世界的物质表达。与“意境”较接近也较易混淆的艺术概念是“意象”和“形象”,其实三者不尽相同。“意境”与“意象”的区别是:一、“意象”概念的产生早于“意境”概念的产生。

书法中的意境

  “意象”一词,源于《周易》。“圣人立象以尽意”一句,初步揭示了“意”与“象”的关系。当客观物质世界的“象”根据人们的“意”化做人类思想情感的表达手段时,便成了心灵化了的“意象”。《周易》爻辞“潜龙毋用”中所说的潜龙,根据南齐沈驎士的说法,是“比君子之德”,借龙潜于渊比喻君子韬晦。东汉王充《论衡》的《乱龙篇》将“意”与“象”二字联系起来。但“意象”作为艺术概念,较早是六朝刘思勰在《文心雕龙》之《神思》篇“独匠之照,窥意象而运斤”的观点中提出来的。“意境”的概念,则较早出现在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格》,时间上要晚得多。二、“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象”是艺术上较小的单位,是单个的物象;而“意境”是众多“意象”的组合。“象”,指个别的物象和事象;“境”,指整体的场景。“意象”在书法中,与之密切相关的是符号语言,包括线条、墨色、形状等;“意境”则是后者的组合。二者一小,不能混淆。

  “意境”与“形象”的区别是:一、“形象”具有客观的属性,是“物象”的组合,而“意境”具有主观的属性,是“意象”的组合。二、“形象”小于“意境”,只相当于“物境”。前者泛指客观的事象的和物象,相当于“意象”中的“象”,不包括主观的“意”,内涵比“意象”小,当然比“意境”更小。二、“意境”表现中的“线条”和“文意”在文学中,“意境”通过“文意”来反映,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但在书法中情况要复杂的多。

  书法的表现手段是线条,与“文意”没有丝毫关系。但是书法写的是“文字”,其内容必然具有一定的“文意”,在欣赏中,除非你不认识作品当中的文字,否则,你就无法排除“文意”的影响专注于线条的欣赏。“文字”总是不期然而然地对影响对线条本身的欣赏。这种影响能增强或减弱欣赏者的审美感受,从而使“文意”成为书法欣赏的一个总称部分。欣赏书法应该撇开“文意”,只关注线条本身的表现力,这在理论上讲得通,在实践上却做不到。所以作为审美范畴的“意境”,必须考虑“文意”,这是我的看法,也是下面论述的依据。“线条”既是书法的表现手段,那么它是如何表现“意境”的?我认为有两点:1、线条通过自身的表现力影响“意境”;2、线条通过不同的组合表现“意境”。线条自身具有表现能力是因为线条具有性格。所有的线条都可以分为几何线和徒手线两类。几何线是借助圆规、直尺、曲尺等辅助工具做出的线条。这类线条规范,表现力较弱;徒手线是在没有辅助工具的情况下做出的线条,形态变化大,表现力较强,由于毛笔笔毫柔软的特性能增加线条的变化,所以书法的线条较具有表现力。

优先领取试听课
版权所有:搜学搜课(wwww.soxsok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