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详情

2025届考研党必看沈阳热门集训辅导机构名单榜首盘点

来源:沈阳高途考研时间:2024/5/24 9:34:04

  25考研政治史纲考点:反侵略失败及其民族觉醒

  帝国主义列强对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达到高期。①帝国主义列强之所以没有能够瓜分的图谋,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是一个重要原因。②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较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失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的。其原因有:①社会制度的腐败是根本原因,正是腐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阻碍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动员和组织,这是近代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较重要原因。②近代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林则徐是近代睁眼看世界的人。1841年他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编成《四洲志》一书。该书叙述了世界洲30多个的地理、历史等情况。

        林则徐后来把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四洲志》书稿交给好友魏源。魏源在1843年1月编成《海国图志》,其内容除包括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以外,还有总结鸦片战争经验教训、论述海防战略战术的《筹海篇》,翻译西人论述的《夷情备采》及西洋科技船炮图说等。在《海国图志》中,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了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具有比较强烈的反对外国侵略、希望独立富强的爱国思想,以及具有一定程度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如郑观应在所著《盛世危言》中提出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同西方进行“商战”,设立议院,实行“君民共主”制度等主张。这些主张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蒙意义。

  1895年,严复写了《救亡决论》一文,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在甲午战争后,严复翻译了《天演论》(1898年正式出版)。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

优先领取试听课
新闻资讯更多新闻
版权所有:搜学搜课(wwww.soxsok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