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问答列表 > 问答详情

考研生如何选择目标院校和专业

考研生如何选择目标院校和专业?

考研人数每年都在上涨,2022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直接增加80万,达到457万,增幅超过21%,考研人数只会增不会减!早点准备,才能排除障碍!对于2023届的考研学子们来说,择校是大头疼的任务,冲学校还是稳稳上岸,这是小白们的致命话题。

一、择校陷阱-别入坑

1、根据选学校

很多同学都会去关注学校的,或者是评估结果,但是单凭学校或者是评估就去决定要考的院校,是不全面的。因为不同学校的优势专业不一样。

在报考学校的时候应该看看你要报考的专业是否是优势专业,老师的研究方向如何等。

2、根据分数线定考试难度

择校时需要去看近几年相关分数线,不能单单只看复试分数线就判定这个院校的考研难度。

考研生如何选择目标院校和专业

二、择校的数据-不能少

考研是场信息战,因此有许多资讯和数据都需要你去搜集,再通过这些消息去分析哪个才是较适合你的院校,下面的择校数据,知道得越早越幸运!

1、计划招生人数

一般在招生院校的招生简章或者专业目录中会有。我们通常认为招生人数和录取几率是成正比的,计划招生人数一般包括推免生人数。

2、报考人数

报考人数可以直接反应这个专业的报考热度和竞争力大小。不过这个数据很多院校不会对外公布!如果你想知道你的目标院校的历年报考人数,可以给小掌留言哦,我来帮你查查看。

3、实际录取人数

各个院校的会公布当年的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这里面的总数就是实际录取人数。通过实际录取人数再结合计划招生人数,可以判断该专业去年的录取情况,有可能实际录取人数是多于计划招生人数的,出现扩招的情况。

4、报录比

报录比就是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的比例。这一数据直接反映出专业的热门程度,有些热门专业报录比达到10:1,甚至更高。比如报录比10:1就代表有10个人报考,只录取1个人。

5、推免人数

有些学校每年都会有很多推免生,甚至占了当年招生人数的一半左右,比如四川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专业,留给统考生的名额着实少。

6、复试分数线

各院校的研究生院通常会出一个进入复试的初试基本要求,里面就会有复试分数线。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会有某一学校多个学院开设同一专业的情况,各院校的院线应该会不同。

7、复试比例

复试比是指进入复试的人数和录取人数的比例,规定了较低的复试比是1:1.2,但也有出现等额复试的现象,就是进入复试的全部录取。

8、总成绩组成占比

总成绩=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各个院校的较终成绩占比是不一样的,需要你去关注。有些初试成绩会占到总成绩的70%,而有些甚至仅占20%,这可以帮助我们分清总成绩的权重。

新闻 | 资讯 问答 | 学校入驻

版权所有:河南天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800149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