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专题

城市专题

景观评价方法研究(上)

    景观设计培训提示本文从客观景物和主观感知角度对量观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了六种主要评价模式的理论假设、心理学背景、具体方法、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


关键词:
    景观评价;评价方法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环境品质有了很大的
提高。但与发达相比,我国城市景观和实质环境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反思这些年的城市景观建设仍
存在不少问题,如局部城市环境、景观有所改进,总城市环境和景现质量下降;出现了不少破坏性建
设,形成新的视觉景观污染;城市景观重建设、轻保护,重表面、轻实质,急功近利,不少历史文化遗产遭到破坏。这些问题都与景观评价密切相关,对景观评基本理论和方法缺少了解和研究是重要原因之
一。城市景观评价理论和方法研究包括对城市景观内涵,价值取向、评价方法、评价体系和视觉资源的描述分析等诸多方面,本文主要对城市景观的评价方法进行梳理,为进一步进行城市景观评价体系的研究提供支持。
1.景观和景观评价
    本文中“景观”是指形体环境和人类生活共同组成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视觉形式,主要包括客观对象
和以视觉感知为主要途径的主观感受两个方面。景观评价是指个人或群体以某种标准对景观的价值做出判断,评价的过程就是为所做的判断提供证据。评价是否可行,取决于我们对视觉客体——形体要素,
视觉主体——人的视觉生理、思维机制与认知以及合理的价值标准、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
研究。
2.量观评价方法
    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景观评价研究逐渐形成四大学派:学派(expert paradigm)、心理物理
学派(psychophysical paradigm),认知学派(cog—nitive paradigm)、  经验学派(experientialparadigm),不同学派在不同理论指导下形成很多各相同的评价方法,并结合具体做法形成相对稳定的评价模式。
    总的来说,对城市景观视觉品质进行评价的方法不外乎以下三种类型:一是侧重于“景”的研究,称
为详细描述法(形式美学模式和生态模式);二是侧重于“观”的研究,称为公众偏好法(心理模式、认知
模式和经验模式);第三种是两者并重的研究方法,称为综合法(主要包括心理物理模式)。以下逐一讨论。
2.1形式美学模式
  形式美学模式主要从美学价值角度来考察景观。其理论假设认为,美学价值是抽象景观对象所固有的,这种美可以被定义为基本形体、线条、色彩、肌理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结构关系。通过对美的基本要素的特征进行分析评价,就可以对景观的美学价值做出判断。这样的假设,其根据应来源于结构主义心理学对心理生活结构的研究。结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可以将复杂的心理经验分解为基本要素,通过理解意识经验的基本要素,就能理解它们是如何组成复杂的心理现象的。
 2.1.1形式美学模式的评价方法
  无论景观的构成多么复杂,较后都可以简化抽象为对基本的视觉要素进行评价,评价通过要泰分类和品质分级进行,景观价值的判断以形式美原则为价标准。当景物构成比较简单时,直接把视觉单元从抽象的形式角度,分成形体、色彩、线条、肌理等基本视觉要素进行评分再综合;当景物构成比较复杂时,先把视觉单元从“物”的角度进行分类,如把室内景物分成家具、绿化、织物等,然后把家具、绿化,织物等再分成形体、色彩、线条、肌理等基本视觉要素进行分再综合、
    应用形式美学模式评价可以找出景观中相对稳定的形式特征,依靠这些参照,人们才能理解和评价景观中易变的部分,广州体育馆的设计者敏感地抓住了白云山远景的线条特征,新场馆群体的轮廓线与远山构成了同一旋律的变奏,即保持了统一,又创了新的景观。
2.1.2形式美学模式的优缺点
    形式美学模式较突出的优点是实用,经过几十年研究,在专业风景规划师和资源保护工作者推动下,其理论和方法都已很成熟;其缺点主要在评价主体、理论假设、评价方法和应用等方面。
    其评价主体多为专业人士,而已有相关研究证明专业人士与非专业人士之间在评价景观上有很大差
异。因此,由少教专业人士所做的评价是否具有足够的代表性令人怀疑。
    形式美学模式其理论假设主要有两点:一、景观的价值能以其构成成分的价值来解释;二、景观的美
存在于客观景物中:而判定美的标准是形式美的原则,如把多样性作为风景评价标准的依据是基于这
样的假设:仔何风景都有一定的美景度,而多样性较好的风景具有较高的潜在美景度。Kaplan·R.对此进行批驳,通过研究,他认为风景质量与视觉基本元素(形体,线条.色彩、肌理)和”多样性”、“特异性”等之间并没有显著的一致相关性。
  从评价方法来看,其选择的评价对象是客观的,但对形体、线条、色彩、肌理的美学判断仍然是依赖
的主观判断,对基本视觉元素的评价分值如何综合,是否需要权重系数等,都缺少科学的研究。
  形式美的规律是人们从长期审美活动中得到的经验总结,以此来作为景观视觉要素的评价标准还合理的。但景观的价值可能有很多方面,纯粹的美学价值可以代表景现的品质吗?以形式美学模式评价景观存在着纯美学的封闭性,这种方法无法衡量与景观有关的社会价值等其它方面。因此形式美学模式在应用范围方面存在一定限制。
2.2生态模式
  生态模式和形式美学模式都属于评价模式,但两者评价的尺度不同。生态模式主要从生态价角度来考察景观。其理论假设认为,景观的品质与自然和次生自然环境系统的生态完整性相关。生态模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来源于景观生态学。
2.2.1生态模式的评价方法
  评价生态质量有多种方法,景观生态学认为,.景观的结构和功能是相当匹配的,因此剥景观生态质
景的判定通过两个方面进行。一是空间结构分析:二是斑能和稳定性分析,
  空间结构的分析包括基质、斑块、廊道的判定,各部分结构特点和网络关系的分析。如在小于区域的
尺度,城市可以作为一个景观单位,城市中的公园、绿地就是斑块,可以通过描述景观异质性的多样性
指数,优势度指数、较小距离指数、联结度指数和绿地廊道密度等数据的分析,来描述城市绿地系统的空间结构,能较准确地考查生态环境的整体性。
    景观的功能和稳定性分析包括四个方面:生物恢复力分析,异质性分、种群源的持久性和可达性分
析、景观的开放性分析。
  2.2.2生态模式的优缺点
    生态评价模式的优点主要有两点:一是在区分城市景观中的自然环境资源和次生自然环境资源时很
敏感;二是其评价主要依据客观的数据,因此很准确而有说服力。
    生态评价模式对人工景观不敏感;另外评价由专业工作者操作,公众不容易理解;在美学方面有着自
然主义的偏见。
2.3心理模式
  生态模式和形式美学模式都是视点,心理评价模式则是一种以普通观查者兴趣或者感觉为尺度
的评价一心理评价模式认为景现的价值可以通过公众景观偏好来表示.。
 2.3.1心理模式的评价方法
  心理模式在心理学方面的立场与结构主义心理学相对立,而与功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的
立场有一致之处,即它们都认为物体知觉的心理过程是一个整体,不可以分解成假定的要素,也不是各
要素的复杂总和。因此,心理模式对景观感受是从整体上进行考察,一般采用知觉偏好法测量视觉主体的感受,主要通过照片来测量相关的心理变量。
  评价标准可以有两种,一种是偏向于主观感受(如愉快的,刺激的),另一种是偏向于客体感受(如景物的生动性,神秘性)。
2.3.2心理模式的优缺点
  心理模式的优点之一是以普通人的感受为基础进行评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群众基础。它是一种直接的总体评价,与把景观分成要素量化分析再综合的方法相比,在评价复杂、多变的景观时更有效。
    但公众对景观的偏好是否能代表景观的价值?事实上从价值角度来看,景观的偏好更多反应的是直接的使用价值、短期价值,而景观品质的判断应兼顾长远价值和眼前价值。
    心理评价模式对景现的评价是以公众的感受为依据,从主观到主观,缺少与客观景物的明确联系,评
价结果有时难以实践应用。同时公众的感受是记录个体独立判断,这种判断的效度如何令人质疑。

更多景观设计培训学校尽在景观设计专栏:http://262.soxsok.com

触屏版|电脑版 |新闻

版权所有:河南天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编号:豫ICP备1800149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