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专题

城市专题

2013年心理咨询师考试心理诊断大纲(二)

第二单元 摄入性谈话
  一 工作程序:
  (一)确定谈话的目标、内容与范围。
  如何确立?⑴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⑵心理咨询是在出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⑶根据心理测量的初步分析发现的问题;⑷上级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5分清前后、主次;弄清关系,进行摄入性会谈。
  (二)确定提问方式(应使用开放式提问)
  (三)倾听(全神贯注地,倾心地听)
  (四)控制谈话内容和方向(可采取的技巧:释义;中断;情感的反射;引导)
  (五)对谈话内容归类
  (六)结束谈话:(诚恳、客气。)
  二 谈话法简介(会谈法是心理咨询人员掌握的心理学方法之一)
  会谈的要点:
  ㈠会谈中听比说更重要;
  ㈡中立态度;
  ㈢对求助者的谈话内容进行区别和鉴别;
  ㈣掌握谈话法的种类
  A摄入性会谈——常用来收集病史和个人资料
  (1身份资料2来就诊的原因和对治疗服务的期望3近况4对家庭的看法5早年记忆6出生和成长7健康及身体状况8教育及培训9工作记录,10娱乐11性欲发展12婚姻及家庭资料13社会基础14自我描述15生活的转转点和选择16对未来的看法17附加资料)
  (马隆和沃德了解求助者的的思想和行为的提纲:1外表和行为2交谈中的语言特点3思维内容4认知过程及功能5情绪6灵感与判断);
  B鉴别性会谈—确定使用什么测验;
  C治疗性会谈;
  D咨询性会谈;
  E应急性/危机性会谈
  ㈤怎样提问题。
  (提问过多的消极作用:1造成依赖;2责任转移;3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4产生不准确的信息;5求助可能因处在审问地位而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6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与说明)
  (凯利提出应该避免的谈话方式:1为什么2多重选择性问题3多重问题4修饰性问题5责备性问题6解释性问题)
  ㈥谈话内容的选择。
  (选择会谈内容的原则:①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②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③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其关键作用④队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⑤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⑥对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对帮助求助者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⑦会谈法的有效性)
  三 注意事项
  ⑴ 态度必须保持中性。
  ⑵ 提问中避免失误。
  ⑶ 咨询员在摄入性谈话中,除提问和引导性语言之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
  ⑷ 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谈话内容。
  ⑸ 在摄入性谈话后不应给出性的结论。
  ⑹ 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作结束话,以免引起求助者误解。

触屏版|电脑版 |新闻

版权所有:河南天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编号:豫ICP备1800149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