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专题

城市专题

2013年心理咨询师考试大纲

基础部分
  章 基础心理学知识
  节 绪论
  单元 研究对象及内容
  心理学概述
  心理现象人皆有之,它是宇宙中较复杂的现象之一,从古至今为人们所关注,科学家们对它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人的心理活动中,意识是心理发展的较高层次,只有人才有意识;心理的本质是什么,意识的本质又是什么;心理现象是怎么发生,它又是在什么条件下得以发展和完善,较后达到意识水平的;
  二、心理活动遵循什么样的规律,掌握这些规律怎样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服务,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心理学研究所要解决的;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从心理现象发生、发展上进行研究,构成动物心理学和比较心理学;从人类个体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上进行研究,构成了发展心理学和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社会对心理发展的制约和影响,构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产生的神经机制,构成了生理心理学;把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运用于解决人类实践活动中的问题,构成了心理学众多的应用分支。
  基础心理学或叫普通心理学的任务,则是把上述研究成果集中起来加以概括,总结出人的心理活动较一般的规律;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较普遍、较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基础心理学所总结出来的规律,对心理学各个分支的研究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基础心理学的内容
  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气质和性格。
  (一)认知
  认知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表象、思维、言语和想象等心理现象。
  (二)需要和动机
  需要是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对维持和发展其生命所必须的客观条件的反映;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向一定目标前进的内部动力 ;当人意识到自己的需要时,这种需要就变成了人的活动动机。
  (三)情绪、情感和意志
  情绪和情感是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而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内心的体验 ;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意志是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
  (四)能力、气质和性格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气质是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即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人格特征;性格是表现在对事物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心理现象又可分为两大类,即心理过程和人格 ;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的,它们都要经历发生、发展和结束的不同阶段,所以属于心理过程;人格也称个性,是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一贯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倾向性和人格特征 。
  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本质--教材(基础知识)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没有脑的心理,或者说没有脑的思维是不存在的; 正常发育的大脑为心理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从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说明了心理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活动的结果,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大脑只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并不是大脑本身所固有的;心理现象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通过大脑活动而产生的。所以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离开客观现实来考察人的心理,心理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人来说,客观现实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人类社会,还包括人类自己。
  心理的反映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因为通过心理活动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还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用这种认识来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
  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因为心理是一种主观映象,这种主观映象可以是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概念,甚至可以是体验,它是主观的,而不是物质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应该把心理和物质对立起来,不能混淆,否则便会犯唯心主义或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
  心理是在人的大脑中产生的客观事物的映象,这种映象本身从外部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但是,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的行为活动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
  研究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应该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是自然科学的任务,研究社会对心理活动的制约又是社会科学的任务。作为一个心理学家,如果他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去研究心理现象,他就是一个自然科学家;如果他从社会科学的角度研究心理现象,他就是一个社会科学家。

触屏版|电脑版 |新闻

版权所有:河南天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编号:豫ICP备18001490号-1